close

91qiwrNqvyL.jpg

這本書花了我將近三個月才慢慢看完,前面一半就花了我兩個多月才翻過去,

一開始的鋪陳讓人摸不著頭緒,想說不過就是個小社區,來了一對母女,

有什麼好寫的?

但最後面大概40%的部分,我兩天就看完了,整個放不下書,不想停下來。

也才理解到為何前面作者需要花這麼多時間描述每個角色的個性、看事情的方式、跟他人相處的模式。

作者的寫作敘事風格讓我想到了前陣子看到的電影「Wonder(奇蹟男孩」。

每個角色在一個故事裡面,都扮演其關鍵性的腳色,

從每個不同腳色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是可以讓讀者有不一樣的感受。

這本書敘述了一個井然有序,黑白分明,團體互助和樂融融,一切按照「計畫」來發展的一個地方,

在這個社區,沒有所謂的種族,沒有階級制度,大家各司其職,盡力做好自己應該要做的事。

此時,社區內搬來了一對母女,Mia Warren 以及 Pearl Warren。

Mia是一位藝術家、攝影師,平常在餐廳兼職補貼生活費,同時也致力於創作。

Pearl 是一個高中生,聰明且不害怕表現,習慣總是與母親四海為家。

他們跟Mrs. Richardson租下了一棟屋子中的一層樓,

由於Pearl跟Mrs. Richardson的小孩年齡相仿,

也就一起上學,建立了友情。

Mrs. Richardson有四個小孩,Trip、Lexie、Moody以及Izzy。

四個小孩的個性截然不同,最特別的是Izzy。

這個故事裏頭,可以從每個小孩的角度來分析,為什麼事情會演變成這樣,

演變成Mia跟Pearl倉促搬離社區,Richardson的家起火整個燒掉,

沒有人受傷,每個人都到場看火勢撲滅,除了Izzy。

 

這本書裡面包含了一個我沒意料到的議題,種族(Race)以及母親(Motherhood)。

故事當中的引爆點,不是任何上述提到的任何人所發生的故事,

而是一位中國籍的母親,以及他的小孩。

人們往往專注在悲劇的本身,但忘了其他在過程中扮演無論是推手或是阻礙者腳色們,

自己也帶有故事。

 

一個單身的外籍移工,獨自在異國生了一個小女孩,不太會講當地的語言,

只能在當地打零工,領取微薄的薪水,努力想要養活自己以及孩子,

但發現真的做不到,因此將孩子放在消防局門口,希望至少孩子可以活得好一點而不是跟著她受苦。

 

一對白人夫妻,結婚多年,恩愛,經濟狀況良好,結婚十年被醫生判定不孕,努力試圖領養,

終於,有一天,領養機構告訴他們,有一個中國小孩等著被他們帶回家。

 

這對夫妻絕對有資格領養小孩,但此時原生母親出現了,知道她孩子的下落,自己也終於比較有經濟能力了,

想要將小孩子帶回自己身邊,但小孩已經是「被她遺棄」的了,且也已經有一對有錢的夫妻願意領養,

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難道就要因為原生母親犯了一個錯,就要永遠剝奪她跟小孩相處的權利嗎?

但,難道就要因為一個拋棄自己孩子的女人反悔了,就要放手讓自己引頸期盼多年、深深疼愛且照顧的孩子回到原生母親身邊嗎?

 

白人父母,亞洲小孩。在文化教學上,父母要傳承自己的文化給孩子,但孩子是否會因為外表而感到困惑進而不知該如何定位自己究竟是屬於哪裡?

看到書中提到,白人父母認為要給孩子文化薰陶就是每個月帶她上中國餐館一次,讓他熟悉中國菜的味道,在家裡掛上水墨畫,念一本跟中國有關的童書給他聽。

但,孩子的自我認同及文化認同豈是如此而已?是隱性的,潛移默化的,透過觀察父母,觀察自己的Role Model,

發現自己怎麼跟父母長得這麼不一樣時,當遇到了同為亞洲人的同學時,要如何定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會不會講自己的母語?

對孩子來說,「母語」究竟是英語還是應該要是中文?

再來,當一位母親棄養了自己的孩子,就代表他罪不可赦,不應該擁有第二次機會再次跟自己的孩子生活嗎?

那種拋棄孩子的痛苦豈是平常人能夠理解的,若不是因為真的沒有辦法了,誰願意拋棄自己的親生骨肉,

那此時,她是否依然有權利可以爭奪孩子的監護權呢?

到底「最佳母親」的定義是由愛及血液基因而定,還是由愛以及生活品質而定呢?

 

此書中,Mia以及Mrs. Richardson的對比很有趣,

一位是:藝術家、生活漂泊不定、表面上冷淡不太說話,但卻是最溫暖且最能夠在恰當時機提供安慰的人,而她卻也是偷走了一對夫妻引頸期盼的孩子的人

另一位是:記者、生活喜歡按照計畫、是非分明、表面上熱情親切,但卻是一個做事情不擇手段,自私,自以為自己才是最了解一切的盲目之人。

 

還有太多太多可以討論的了,若有興趣的人,歡迎寄信或留悄悄話給我跟我討論。

評分:9.5/10

 

arrow
arrow

    艾薇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